中国电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刊发署名文章:牢记殷殷嘱托 建造大国重器 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再立新功
发布时间:2024-06-06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在2024年2月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行业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水电、抽水蓄能、风电和光伏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是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的引领者,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2021年6月28日,由中国电建承担全过程勘测设计和80%以上施工任务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给我们极大鼓舞。中国电建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重要指示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有关要求,牢记“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殷殷嘱托,切实把党中央部署、国家战略要求、人民群众期盼转化为推动新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用实干实绩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建造大国重器的生动实践
白鹤滩水电站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是全球水电站建设综合技术难度最大的水电工程,项目自规划到建成历时近70年。中国电建于1991年正式组建项目团队,几代人幕天席地、披荆斩棘,以为大国筑重器的“硬核”担当勇闯世界水电技术“无人区”。在项目首批机组投产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所致贺信温暖有力、振奋人心,激励中国电建进一步将贺信精神转化为忠诚之志、维护之行、奋进之力。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统筹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各项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将端稳端牢能源饭碗作为政治使命和首要职责,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巩固提升在能源电力领域核心优势,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引领推动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施工和新型建筑材料技术创新,打通全产业链“绿色通道”,全力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显著提升了我国水电设计施工和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水平。电站平均年发电量达60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近2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000万吨,被誉为超越世界的壮举、碳中和之路的奇迹,入选“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勇担使命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紧盯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基础。我们在设计建设白鹤滩水电站过程中,主动探索世界水电工程“难题库”,攻克了高烈度区特高拱坝抗震设计技术、超大规模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特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防裂技术等16项世界级核心科技难关,形成127项关键技术突破,破解了“无坝不裂”的行业魔咒,成功引领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正式进入5“道”(指机组轴承振摆幅度控制在50微米以内)时代。
始终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国重器建设者的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你们发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我们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开展工作的源头活水和逻辑起点,多次在一线工地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座谈研讨会,结合主题教育精心组织召开学习贺信重要指示精神两周年座谈会,编辑出版《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在贺信精神的激励下奋力前行》等10余本职工学习心得。通过反复深入学习,全体干部职工愈发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国重器建设者的亲切关怀,更加清醒认识到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肩负的使命任务,更加牢固树立了“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信心决心。白鹤滩水电站设计项目经理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与调试团队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建设者团队和1名个人荣获2022年度“央企楷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二、深刻把握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使命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电建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水电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成功引领我国在世界水电行业实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飞跃,在业内享有“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看电建”的美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牢牢把握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使命新任务,充分发挥“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集全集团之力加快推动新能源业务跨越式发展,全力以赴在新时代建设能源强国征程中作出电建贡献。
发挥能源电力建设主力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应对世界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电建作为主要建设者,先后承建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国之重器;设计承建了我国80%以上的大型水电站和全球50%以上的水电工程。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度参与了我国第一批百万千瓦、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建成了被业界誉为抽水蓄能领域“超级工程”的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全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海南万宁百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深度参与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规划研究,有力支撑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履行能源科技创新国家队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建在水电开发领域,创新发展了300米级高坝筑坝技术、700米级特高边坡稳定控制技术、超深埋长大引水隧洞工程关键技术、深厚覆盖层复杂地基处理技术、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技术等,牢牢掌握水电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建立了涵盖资源评估、勘察设计、安装制造、输变电技术等在内的海上风电成套技术体系,积极推动解决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协同运行的能源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套)百万超超临界机组全容量给水泵组和大型风机,牵头组建中央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平台,全力打造“4+2”原创技术策源地,建立中外合作新能源技术研发机构,培育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我国优势项目、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走出去”。
担当绿色低碳发展引领者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中国电建在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主动投身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为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建设注入新活力。开发“智慧流域”“智慧水务”“智慧生态”等数字化工具,为深圳茅洲河、河北白洋淀等62项工程提供数字化服务。挖掘钱塘江流域70多年的历史水文数据,汇聚全流域1400多个雨量站、2400多座水库等各类数据,为2020年新安江水库首次9孔泄洪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积极参与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及其配套工程,大力推动建筑绿色用能模式,让绿色成为北京冬奥、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最亮丽的底色。
三、以更大力度加快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发展新能源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独特优势,对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释放出我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积极信号,展现了我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决心和行动,为我们更好地发展新能源、保障能源安全、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电建将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全力抢抓重大机遇,发挥规划引领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全力服务“双碳”目标,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引领行业绿色转型,加快推动投资结构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是集团当前改革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我们将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科学有序推进流域水电基地和重大项目的前期规划、勘测设计与工程建设,提升水电站规模化储能与灵活调节能力。立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要求和新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做好抽水蓄能站点资源精查与优选,保障勘测设计施工质量与安全。坚持推进水电、抽水蓄能与新能源多能互补,在各流域以水电基地规划设计为基础,探索水风光互补一体化开发新模式,积极牵头和参与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及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和运营。大力推动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开发,投资建设城镇屋顶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链升级。
激活科技创新引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外部发展形势愈加表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谁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赢得先机、占据主动。我们将时刻牢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将科技创新“置顶”企业战略布局,持续完善“顶层设计、资源投入、政策保障”高效创新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部署,打造流域水电、海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筹划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深入实施“百千万”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推动清洁能源基地和重大工程落地。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创新成果示范和产业孵化力度,加快推进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氢基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超前部署培育未来产业,聚焦深部地热能、深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推进技术策源、要素集聚、场景牵引、生态培育,加快形成新